《山东理工大学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揭秘“电气现象”

构筑学科建设的“群峦之峰”
   期次:第34期   作者:范卫波   查看:37   


  2018年1月,电气工程获得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2018年9月,获批山东省智能电网及装备工程实验室;2019年8月,电气工程获批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019年9月,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通过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2021年,电气工程学科入选山东省高等学校高水平学科,是省属高校中唯一入选的电气工程学科。
  从2018年开始,短短几年内,电气工程学科水平已达到山东省省属高校顶端位置,在国内的影响力也不断扩大。
  电气工程学科何以厚积而薄发?

高起点定位谋布局


 在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会议室的墙壁上,“务实创新 砺志有为”八个大字庄重而醒目。
  院党委书记卢彦峰介绍,“历经四十余年发展,电气人凝练的这八个字的电气精神,经过一代代师生的践行,已成为师生自觉的人生追求。这是我们做好各项工作的底气。”
  2003年7月,电气工程获批为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学院办学层次有了提升。2009年学校第二次党代会提出“建设教学研究型大学”的奋斗目标,随之学院也提出要建设“教学研究型学院”。进入新时代,学院将奋斗目标进一步明确为“建成行业特色鲜明,省内一流、国内有较大影响的教学研究型学院”。
  建设教学研究型学院,学科建设是龙头。在电气工程硕士点的基础上,申报一级学科博士点则是学科建设的重要任务。
  学院领导班子经过谋划,2013年在学院教代会上,时任院长张存山作了“以申报电气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为动力推进学院更好更快发展”的报告,明确提出自2014年起学院主要工作任务是申报电气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吹响了奋进的号角。
  2016年,学院在制定“十三五”发展规划时,强调要把“电气工程一级学科建成博士授权学科”作为发展目标之一。
  获悉2017年国务院学位办将启动学位点增列工作的信息后,学院又提出将申报电气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作为2017年中心工作。2018年1月8日,国务院学位办公示学位点增列结果,电气工程学科成功上榜。
  自2013年树立目标,到2018年顺利实现,仅用了五年。
  这五年,是学科不断整合优化的五年。学院对照博士点建设指标,提问题、找差距,补短板、强弱项。走访专家当面请教,邀请专家来校现场指导。全员参与、集体研讨申报材料撰写,

字斟句酌,不厌其烦。
  这五年,是师生团结奋进的五年。学院领导班子率先垂范,博士点建设最后冲刺阶段,时任副院长赵艳雷,爱人生病住院,他两头跑,即使倦容满面依然斗志不减。教工党员们随叫随到,绝不推辞拖延。老师们自觉放弃假期休息,到办公室加班加点,有时一坐就是一天。咸日常教授捐出10万元,支持申报工作。
  博士点拿到了,学科建设上了新台阶,但建设任务并没有减轻。学院主持工作的副院长彭克表示,“碳达峰、碳中和”已经成为我国重要能源发展战略面对的新形势,在“十四五”开局之年,学院梳理凝练学科研究方向,制定了聚焦电气工程学科,带动控制工程、电子信息两个学科协同发展的“一体两翼”发展目标。同时与校内其他学科交叉融合,进一步强化特色,构建电气特色鲜明、优势突出、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生态体系。这既是学院“十四五”时期学科建设的新目标,更是电气人继往开来笃行不怠的新注脚。

高能级研究促融合

 主持省部级及以上科研项目74项、横向项目361项,到位经费1.1亿多元,发表SCI/EI期刊论文229篇,授权发明专利93项,牵头制定国家标准1项、行业标准2项,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技术发明一等奖各1项,其他省部级奖励6项。
  这是近年来电气工程学科的科研成绩单,也是推进“四链”融合结出的硕果。
  建在7号实验教学综合楼南楼的“智能电网研究院”,创始人是徐丙垠教授。1991年他从英国伦敦城市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后,创立科汇电力仪器研究所,成为那个时代山东海归创业第一人。1994年他正式加盟学校,成为拥有大学教师和企业身份的“两栖”博士。
  有着双重身份的徐丙垠教授对科学研究有着深刻的理解。他提出科学研究既要顶天也要立地,一方面要瞄准前沿技术,走高端路线,突出特色,用新技术去解决前人没有解决的问题;一方面立足落地转化,将科研成果转化成实际产品落地生根,助推经济社会发展。
  作为学科带头人,徐丙垠教授的这一思想,对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学科建设和产教融合特色,产生了深远影响。
  徐丙垠教授在国外研究的是电力线路故障探测技术,这项技术当时国内虽有但比较落后。看到了这项技术的研究前景和市场竞争力,他带领团队全身心地投入研发中。2006年2月,由中国工程院院士杨奇逊等组成的专家组,对团队研发的“基于行波原理的电力线路在线故障测距技术”课题进行鉴定,认为达到国际领先水平。2007年,该成果荣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基于该成果研发的产品也行销国内外,创造了巨大的经济社会效益。
  沿着产学研融合的道路前行,徐丙垠教授团队不断结出硕果。配电网新型继电保护的研究成果,被郭剑波院士、王成山院士、饶宏院士评价为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所研制的接地保护装置在全国31个省市200余家地级市电网及石化、钢铁、铁路等行业广泛推广。团队率先研制出国内外功率最大(630kW)的开关磁阻电机及其驱动控制系统,成功应用于国内首台8000吨重型电动螺旋压力机,解决了我国航空基础锻件的卡脖子问题,卢秉恒院士评价该成果关键技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研发的系列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70%以上。
  特种电机研究院院长赵博教授的许多成果也来源于生产实践。作为山东山博电机集团有限公司的“科技副总”,他带领学校教师和企业骨干组成的团队研发多款产品,在许多领域广泛应用,有些已成为公司的拳头产品。这些高端产学研成果,在提升教师教学科研能力的同时,极大促进了学院学科建设的高质量发展。
  学院副院长胡玉耀表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四链’深度融合是推动科技创新的关键之举。”为鼓励融合,学院先后出台《加强科技创新办法》《加大科技成果转化办法》《关于对科技创新项目进行配套奖励的办法》等文件,从制度上激发师生参与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的积极性。

高层次师资重引育

  学院学术副院长焦提操2016年从南京理工大学博士毕业入职我校后,先后主持6项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发表学术论文26篇,其中Top期刊论文13篇,高被引3篇。2019年破格晋升副教授,成为硕士生导师,2022年破格晋升教授成为博士生导师,2023年获评泰山学者青年专家。
  从副教授到教授都是破格,这在我校还是首位。回首个人快速成长历程,他说:“学院营造的良好环境和平台,让自己得以快速成长。”
  事业兴衰,关键在人。建设高层次师资队伍,一靠引进二靠培育,两者缺一不可。
  对于高层次人才,学院求贤若渴,制定了引进优惠政策;领导班子和教师齐上阵,利用师生、校友等资源,到国内外知名高校院所宣传推介,积极招揽。
  由于电气工程学科是热门学科,社会需求量很大,引进人才并不容易。卢彦峰算了一笔账,每年电气工程学科毕业的博士总共500多人,80%左右都选择进入国家电网、南方电网等头部企业,高校能“抢”到的博士有限。他坦言:“引进难度很大。”
  在如此形势下,为引进人才,学院领导不辞辛苦。卢彦峰和副院长高明亮曾冒着40℃高温,三天之内跨越三省,走访了4所高校。为引进人才,学院采取更加细致的办法,除正常的宣传推介外,他们直接走进名校实验室、博士工作室,面对面和博士深入交流,用更大热情、更深温情打动博士。入职仅两年多就夺得省青教赛一等奖的石君志博士就是通过这种方式引进的。近五年来,学院引进国家重点人才工程专家1人,中科院百人计划1人,省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博士26人。
  人才引进后,还要加强培育。学院给青年教师造环境、压担子,制定并实施了《科研培育支持办法》,鼓励中青年教师到国内外著名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进行访学、进修;实施“老树新芽”工程、“师徒结对”工程,发挥好传帮带作用,为青年教师快速发展搭建起高品质平台。
  在这样的环境中,一批批青年教师得以快速成长。彭克2015年入职我校后,先后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1项,国家电网公司项目6项,入选学校“双百工程”高层次人才,现已是学院主持工作的副院长。胡玉耀2018年入职我校后,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项、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1项、国家电网公司项目5项、校城融合项目2项,入选学校“双百工程”高层次人才,现已是学院分管科研工作的副院长。
  经过不懈建设,电气工程学科现有专任教师60人,其中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等国家级人才3人,山东省泰山学者等省部级人才9人。博士生导师22人,硕士生导师34人,具有博士学位人员56人,占比93.3%;建有智能电网及装备山东省工程研究中心等8个省级平台,特种电机与控制研究创新团队等3个省级创新团队,构建起了一支结构合理、富有活力的研究队伍,为学院不断攀登学科高峰提供了不竭动力。

  “学科建设取得的成绩,为学院未来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我们将继续强化特色、扩大优势、提升内涵,助推早日建成特色鲜明、优势突出、在国内有重大影响力的教学研究型学院。”面对新的征途,卢彦峰信心满怀。

 

山东理工大学 版权所有 

北京华文科教科技有限公司仅提供技术支持,图文与本公司无关

京ICP备12019430号-7

本期已有746次访问,全刊已有3914091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