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理工大学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孔祥娣:花店里的军人

   期次:第2期   作者:本报学生记者 刘长春 徐慧莹   查看:20   




  她,2013年入学,担任法学院行政1302班团支部书记;2015年9月参军入伍,服役于原空军第一航空学院,期间荣获“空军司令部新兵集训旅野外比武竞赛训练尖兵”“优秀义务兵”荣誉称号;2017年退伍复学,并在老师的指导下创立学校国防教育学生委员会,担任委员会主任。她就是孔祥娣。一身军装,一份担当2015年9月23日,孔祥娣在学校整装待发,目的地是河南信阳空军第一航空学院。用她的话说,成为军人是自己儿时的梦想。她出生在军人世家,父亲、爷爷等家人都有过当兵的经历。特别是父亲潜移默化的影响,让她从小对自己有着严格的要求。
  高考第一年未能如愿进入军校,2013年考入山理工后,她从大一开始就为选拔成为学校的国防生做准备。不巧的是,当她离自己的军人梦更近一步时,2015年学校国防生暂停招生。“那就参军入伍!”她下定决心要成为一名光荣的义务兵。之后的日子,她一直在为能够顺利入伍不懈努力。
  2015年8月,全国统一征兵入伍报名开始。比起表格、证明等繁多的报名材料,让她真正感到揪心的是确定征兵报名成功前的等待过程。网上报名审核程序较多,报名表每一阶段通过后,后面对应的一个灰色对勾就会变成绿色。从8月到9月,从开始报名到出结果,她一遍又一遍地在网上查询,期待报名表上的对勾一直绿到底。最终结果如她所愿,9月份她离开学校到河北接受军事训练,那年她上大二。
  新兵营,寂静的夜晚。一圈黑色的铁栅栏把训练场和繁华的城市一分为二,隔出两片天地。栏杆阻挡不住外面的喧嚣和热闹,回想起刚到新兵营在训练场上和来自各地的战友们挥汗如雨的场景,孔祥娣对训练场外的生活有些羡慕。新兵营里女兵的训练强度丝毫不亚于男兵。早上5点起床,晚上12点休息,每天都要完成100个深蹲、100个俯卧撑、100个仰卧起坐,还有数不清的平板支撑和负重跑。
  比起这些,训练中心理上的苦比身体上的更煎熬。在极度陌生和压抑的环境中,人的内心会有一种扭曲的表达。当很烦很累,所有负面情绪都聚到一起时,这种压抑让孔祥娣感到特别不适。训练中,常常是一人出错,全员受累,孔祥娣宁愿自己接受所有惩罚,也不愿去连累别人。这对她来说是精神上的痛苦。现在回首那段时光,孔祥娣表露出的更多的是自豪和从容。她能够深刻地体会到一个人的潜力可以有多么巨大,她相信一件事只要用心去做就一定能够做好。
  两年的部队生活结束,孔祥娣终要离开。她不舍那一群人,那片训练场,那一身军装,那个光荣的军人身份。一天军人,一份延续2017年9月,初秋的黄昏渲染下的山理工一片静谧。退伍归来的孔祥娣从车站打车来到学校东门,下车后看见路边的霓虹灯和附近的学生,她感觉眼前的一切很熟悉,却也多了一份陌生感。3个月前,曾经同窗两年的2013级同学已经毕业离开了校园。“就像演电影一样,一切都要从头开始。”她站在路口,发现这个很久没有回来的曾经熟悉的地方,更多的是陌生的面孔。
  孔祥娣的归属感真正建立起来,是从回校后在老师的指导下牵头创立国防教育委员会开始。退伍后的她希望自己还能继续影响一部分热爱或向往部队的学生。对孔祥娣来说,这是一份责任,是部队到学校的延续,也是国防委创办的初衷。
  带有空军飞行标的藏蓝色作训服,干净的迷彩裤,黑色稳重的作训鞋……孔祥娣在一身军装的映衬下,能让人清晰地看到她透出的军人气质。退伍后,她的手机铃声《我爱祖国的蓝天》一直没换,还保持着穿军装的习惯,始终带着军人的使命感。短袖、长袖、裙子、长裤……隔段时间,她就会把衣柜里的冬夏迷彩常服拿出来洗一洗、熨一熨。对她来说,在学校能够继续穿军装工作是一种幸福。
  孔祥娣放不下军队的情怀,退伍第一年她申请带新生军训。看到大一新生就像看到了当年的自己,带着怜惜,还有疼爱。国防委的新成员们现在每周会有夜训,几十人穿着军装,整齐地接受高标准训练。从三体思源石到学校北门那段每天训练的路,或许会成为他们独特的一段回忆。
  “最想要的未来是做自己喜欢的事。”孔祥娣准备考研,她说想要留在山理工当老师,在这个给她温暖的地方,看着一手创建的国防委发展得越来越好。一段付出,一份幸福退伍之后,孔祥娣一直走在创业路上。女兵和花艺师,刚强和雅致,二者在她身上没有丝毫违和感。“我经常忙到来不及换军装,所以有时候花店里的画风会很奇怪,你会看到一个穿得特别爷们儿的我在店里插花。”从进入大学开始,她就想开一间花店,2017年退伍回校后,成立了醉花荫花艺工作室。
  “别人买花买幸福,我开花店图开心。”付出更多的努力才能让自己看起来毫不费力,这句话在孔祥娣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不管刮风下雨都要把花束按时送达,只要顾客满意,她就会觉得付出的一切都是值得的。当问到她理想中花店的样子时,她的眼睛亮亮的,“我觉得要有一个真正的店面,不需要富丽堂皇,但必须纯粹、有温度。它一定是综合了很多东西,有茶饮、手工、烘焙、咖啡、鸡尾酒,甚至有书角,有个投影可以放电影,然后还能插插花……”傍晚的夕阳照过来,映在她幸福的笑脸上。
  花艺师还有厨师,这两个角色孔祥娣都可以驾驭。当兵回来后她发现身边早已物是人非,她渴望有一个温暖的空间,和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在一起,开了一间DIY厨房,取名“忘忧小居”。小居和花艺工作室在一起,里面的每一个角落都是她亲手设计和搭建的。
  “我相信付出就会有收获,如果没有,那就是付出得还不够,它总会在未来的某一天回馈给你。”学校的工作和DIY工作室的忙碌让她的生活变得“粗糙”,按时吃饭有些时候已经成为奢求。“但我并不觉得很难,再温柔的小女生也有强大的一面。”她开心地笑了起来。
  在工作、学习、创业的多重压力下,孔祥娣能做的,就是付出更多的努力和永远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夏日里正午的太阳,冬日里黑夜的雪花,她都带着鲜花一路经历,鲜花和顾客的支持就是她的初心。
  采访的前一天是孔祥娣的生日,她开玩笑地说自己刚刚过了18岁。对年龄有一种特殊的敏感,正如同学眼中的她是个独立、坚强、果敢的人,也是个需要倍加呵护的女孩子。
  用玫瑰形容孔祥娣或许最为合适:既铿锵又温情,内心一软一硬,交织出自己想要的生活。
k

山东理工大学 版权所有 

北京华文科教科技有限公司仅提供技术支持,图文与本公司无关

京ICP备12019430号-7

本期已有11283次访问,全刊已有3870337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