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理工大学报》  
上一期    下一期

一位80后博士的教研“日志”

   期次:第41期   作者:■范卫波 黄建乔 袁畅 亓欣 文一鸣   查看:110   


















  车间空无一人,只有机器人在紧张地工作:挥舞的手臂把石英陶瓷坩埚夹起,完成缺陷修复后放到合适位置,再进行下一个坩埚的修复,如此循环往复。整个流程如行云流水,有条不紊。
  10月初,看着由自己团队自主研发的坩埚缺陷机器人自动化生产线顺利调试成功,1980年出生的机械工程学院副教授刘曰涛博士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在笑容的背后,却是刘曰涛和他的学生们巨大的付出。
  上学期,刘曰涛周一、周二上完课后,就开车奔赴栖霞市的烟台核晶陶瓷新材料有限公司,调试安装在该公司的生产线,直到周日才开车返回,前后往返50余次。
  暑假期间,刘曰涛更是常驻公司,除了继续调试生产线外,还帮助公司无偿解决其他技术难题。
  长期在外,住宾馆费用太高,他们就干脆在栖霞租了一套房子。
  光是调试这条生产线,就花去了刘曰涛团队大半年的时间。
  而为了研发这条生产线,刘曰涛团队则前后忙碌了两年多。
  “作为博士,我们有丰厚的知识积累和科研经历,只要肯付出,就一定能解决这一难题。”虽然刘曰涛信心充足,但真正做起来却困难重重。
  因为此前,为了解决这一难题,烟台核晶公司曾经到过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以及德国、日本的著名高校咨询,他们的回答是“做不了”。
  别人做不了并不意味着我们就做不了。刘曰涛团队鼓足干劲,“白手起家”,开启了研究进程。
  “做生产线,对我们来讲是全新的课题。所有的研究都是摸着石头过河。上完课,我就耗在实验室。几乎每天我们都忙碌到深夜12点,解决问题不下10个。”回首当时的经历,刘曰涛感慨万千。
  尽管如此,他们也不知道做的方向对不对,有时甚至要推倒重来。
  困扰刘曰涛团队的不仅有技术难题,还有资金支持。因为研究前景不可预测,整个研究过程中,诚实倔强的刘曰涛没向公司要一分钱,所有的经费都是自筹。这不仅花完了做小课题的全部所得,还搭上了自己的工资收入。就这样,他们硬是组装了几个单价不少于30万元的机器人。
  在他们的苦苦坚持下,一条自己手握核心技术的生产线终于研制成功。看到这条全新的生产线,烟台核晶公司当即决定买下。仅此一条生产线,就可为公司创造至少几千万元的效益。
  除了这一课题,刘曰涛团队还为山东新华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设计完成了血液透析机,承担了两项国家863计划重大项目子项目,正向着让科学生活化、让技术产业化,将专业知识服务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的目标不懈努力。
  今年,刘曰涛还承担了“控制工程基础”“单片机技术”两门课程。自己的科研经历也成为了教学中的“源头活水”,把“控制工程基础”这门号称最难的课程讲得深入浅出、形象鲜活,受到同学们的好评。
  走过7年历程的刘曰涛创新团队,也为社会培养输送了许多专业化人才。在刘曰涛看来:“这些年培养出的优秀人才,是我最大的成就。”
  截至今年7月,学校有专任教师1952名,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就有652人,和刘曰涛一样,许多年轻博士正在不断成长进而挑起大梁,就像挥舞的机器人手臂一样,有力地托举起我们的“强校梦”。
  “在教学科研的路上,没有捷径可走。只有放下架子、扑下身子,像傻子一样坚持,才会取得成功。”刘曰涛的感触道出了学校所有勤奋努力的博士的心声。
  手把手地指导学生做研究。
  每次操作机器人挥舞起手臂,刘曰涛都说他自己觉得内心在飞翔。
  在课堂上授业解惑。
  做研究是件艰苦的事情,刘曰涛却乐在其中。
  为企业调试生产线。
  承担的校企合作项目,吸引了校地各级领导的关注。
  学生认可,是刘曰涛最为珍惜的荣誉,也是他前进的不竭动力。

山东理工大学 版权所有 

北京华文科教科技有限公司仅提供技术支持,图文与本公司无关

京ICP备12019430号-7

本期已有5441次访问,全刊已有3915097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