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理工大学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山理工,有多少人在“假装”上大学?

   期次:第25期   作者:本报学生记者 苏晓楠   查看:48   

  《北京,有2000万人假装在生活》的文章一出,不到一个昼夜就有了500万+的阅读量。对于大学生来说,北京还是模糊不清的未来阵痛,大学四年的荒诞和懒惰才是心底最害怕的罩门,作为山理工三万分之一的你,有没有假装在上大学?
  大学不在山上、桥上,不在雾里、云里,她坐落在我们的眼前。她与社会保持一定距离,又深受社会的影响,你能感受到校园与社会所隔的那扇门在一开一合中的每一丝风声与呼吸。她承担着每个个体的希望与失望,蕴含光明与梦想。
  经过十几载的寒窗苦读,你带着家庭的期冀踏上淄博这片土地。军训时,你穿着统一的服装,坐在鸿远楼前,小马扎上,听台上优秀学生代表发言,向往着山理工大学生活的种种美好,觉得体内的热血就像滚烫的铁水,浇在这片土地上,可以燃起所有的梦想。
  四年后,秋风送爽变为炎炎夏日,你又将穿着统一的学士服,等待校长拨正流苏。那时的你,在大学四年中穿花拂叶有没有除却困顿?你心中热血是否依然能烧了远处的城郭?你挂过科吗?
  “大学没有挂过科,不算是完整的大学。”这种言论透露着自欺欺人的无奈。挂科意味着一个假期的忐忑和每次开学的“压力山大”。你将拿不到奖学金,与一些荣誉称号擦肩而过。
  你也曾拿着书早早到教室占座,抢着前排。一周后,你便在后排打着王者荣耀,追热播剧,补觉,逛淘宝。别人讨论绩点、评优、奖学金时,你只能默默走开。你的日子像温水煮青蛙一样过得不痛不痒,实实在在的知识就这样流走了。即使考试前转了好几条锦鲤,把任课老师的照片作为微信头像,也无法改变挂科的结局。可怕的是,你会慢慢习惯这种状态,你会看着挂的越来越多的科目而变得麻木。你的人生没有被馈赠很多试错的理由,四年之后,你愿意面对这样不再有斗志的自己吗?
  其实在山理工,更多的人在这里认真地生活。
  他们承担起学业的压力,埋头苦读。三更有梦书为枕,他们泡在图书馆里,不停地阅读,汲取更多的知识。他们紧锣密鼓地准备竞赛,探测自由的边界。他们投身于科研,为科研项目不停地实验、完善。他们中有交通与车辆工程学院2013级学生毕辉,他三年GPA为89.34,专业第一,考研期间他将手机换成老年机,买了折叠床,每天6点准时出宿舍,吃了100多套凉饼凉粥凉鸡蛋的晚餐,最后考上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学硕专业排名全国第一的东南大学。
  交通与车辆工程学院2014级硕士研究生于曰伟,他智育和综合测评成绩一直位列班级第一,科研能力突出,2016年度在 《机械工程学报》《VehicleSystemDynamic》《中国科学》等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发表SCI、EI等高水平学术论文24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45项,参与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5项,荣膺山东高校十大优秀学生。你进过学生会吗?
  入学后,天花乱坠的社团和活动,让你觉得有无限的表现机会。“百团大战”,艺术大坑里热浪般的喧哗将你淹没,你捧了厚厚一沓报名表。你买了人生中的第一套正装,精心准备面试。你知道这是一个广阔的舞台。
  在这个平台上,有人成为骨干,担起责任,积极参与各项活动,花尽心思去创新。有人锻炼了演讲能力,可以写出一份尽善尽美的策划书,积累了人脉。有人没有获得能力却有了一身官场气,在学弟学妹面前趾高气扬,陷入高人一等的幻觉。有人只是偶尔露面,把微信朋友圈的边界向外延伸了一下就在考核后被淘汰。有人凝固成社员名单上一个不会被人记起的名字。你是哪种人呢?
  其实在山理工,更多的人在这里认真地生活。
  他们能写出无可挑剔的策划,组织大型的校级活动,拉到旁人艳羡的赞助,写出破万的微信文案。他们中有化学化工学院2013级学生刘博文,曾任校学生会常代会会长、校报学生记者、中国大学生骨干培养学校第九期学员,现任山东省学生联合会驻会执行主席。责任是他的软肋,也是他的铠甲。在学生会这个平台上,他谨慎工作,为学校、同学服务。三年多来,他开了无数次会,从来没有迟到过一秒钟。
  经济学院2013级学生马兴东,曾任市学联执行主席、校学生会副主席兼信息宣传中心主任等职。在山理工的四年,从院学生会到校学生会,从校团委到团市委,从学术论文到科研竞赛,从社会实践到公益服务,从专业学习到课外阅读,一路走来,一路成长。
  鲁泰纺织服装学院2014级学生宋美,曾任大学生时装表演艺术团团长。社团初建时,她跑东跑西,完善组织机构。她跑去三个地方借道具,去多家单位拉赞助,与多个组织协商,组织策划了“行走中的梦”场景秀活动。你遇到志同道合的伙伴了吗?故事的开始,你与舍友乘着不同的车从不同的地方来,稷下湖畔每年都迎来萌新数千。你们一起去三餐竹园吃饭,一起逛美食街夜市,一起拿着地图找教学楼位置。后来,你们进入了不同的社团和组织,学业变得繁重。有人谈了恋爱,有人忙着创业或竞赛,你们的交集开始减小。你们可能互相鼓励一起为了最终的目标携手前行。也可能窝在宿舍组队开黑,在王者峡谷厮杀,游戏唯一的中断是为了凑单订外卖。也可能朋友来来去去,却没有可以举杯共饮笑谈的人,你一个人拿着一瓶酒坐在寝室楼下喝,酒难逢知己仍觉千杯少。
  其实在山理工,更多的人在这里认真地生活。
  他们是一个个意气风发、披荆斩棘的旅人,共同闪耀着梦想彼岸的巨大光芒,带着对人生的种种憧憬,也带着走过坎坷路途的尘土痕迹在大学里相遇。相见时桃李春风一杯酒,而后是长携知己挂云帆,最后,乘风破浪,直济沧海。
  他们中有生命科学学院2013级的203、206宿舍的12位姑娘,在今年的考研中全部中榜,其中5人考入中科院,4人考入“985”高校。她们在考研路上,互相激励,相互扶持,最终迎来了美好的结果。
  ACM集训队,成员们因为共同的兴趣爱好聚在一起,将晚自习、周末、寒暑假的绝大部分时间都用在专业知识的学习与技能的扩展上,从不止步。山东理工大学ACM集训队是山东省高校中成立最早、规模最大、机制最为完善、在全国有一定影响的大学生程序设计创新团队。参加2016年中国高校计算机大赛团体程序设计天梯赛取得全国第六名的成绩。你过四六级了吗?
  不知道多少人对你说过“英语很重要”这句话。过来人语重心长地告诉你没过四六级会卡掉很多工作机会。你买了一套套真题,今年不过,再买一套。你定好了晨读计划,坚持一周后,以早晨雾霾较重、空气不佳为理由放弃。你下满了各种背单词的APP,任凭它们占着手机内存却没打开一次。考试前你熬了几个大夜刷了几份题。找好角度、光线,拍照发朋友圈,配文:为了六级我也是拼了。
  其实在山理工,更多的人在这里认真地生活。
  他们有疯狂而理智的梦想,苦苦熬炼单调的生活。早起晨读苦练口语,为增加词汇量,随身携带单词本,他们的APP上的打卡记录从未间断。他们中有交通与车辆工程学院2014级学生刘玥阳,作为英语学霸,他的四级成绩550+,六级成绩600+,他记单词是与《新概念英语》相结合的,通过书里的每一个小故事来学单词,活学活用。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2015级学生吴雨娟,她因为对语言的热爱辅修英语第二专业。每周四下午6点,她好听且标准的英语播音准时在校园上空响起。
  你有没有在喜欢的领域做出点成绩来?
  如果你的专业是被调剂的,那你有没有为找到自己的兴趣努力付出过?山理工有无数可以走进的课堂,大学包容的各种梦想在这里存身,她提供阶梯,让你越过生活的栅栏,看到比现实更远的东西。你可以去蹭喜欢的课程,可以在图书馆查阅丰富的资料和数字资源,可以在第一学期后申请转专业,可以跨专业考研,可以创业,你努力过吗?还是把不感兴趣、被调剂当成成绩不好、门门高挂的挡箭牌?
  其实在山理工,更多的人在这里认真地生活。
  他们在热爱的领域深耕,把生活经营得多姿多彩,在最好的年纪为倾注热情的东西全力以赴,留下值得传承和延续的亮点,风风雨雨自得其乐。
  他们中有交通与车辆工程学院2013级学生隋盛全,曾任山东理工大学报新媒体工作室负责人、大学生通讯社副社长。他大学四年的生活近三年都与新媒体有关,他是山东理工大学校园新媒体的拓荒者。他说,运营新媒体是一件很酷的事。
  交通与车辆工程学院2013级学生梁欢,她登上《非你莫属》的舞台,获得评委亮灯11盏,成功应聘盈科环球控股活动执行职位,得到了实习期间月薪10000元+绩效工资的工作。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授权2项,有一家自己的小店。
  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2015级学生荆松凯,他为了从小的电影梦,借阅图书馆的电影类书籍,一点点地自学。大一时与几个同学合拍的微电影《我的电影梦》获得山东省“青春中国”制作联盟二等奖。他成立了枫叶电影工作室,枫叶代表着坚毅和不放弃,就像他的电影梦一样。
  每个年纪都有迷茫,没人想在20岁的时候就能望见40岁的模样。我们在最美的年纪做最想做的事情。我们想读很多很多的书,走很长很长的路。我们想书写属于自己的山理工故事,永远做心不老的此间少年。我们想结识很多朋友,谈对得起青春的恋爱,参加一辈子都不想忘的社团,并在最终拿到保护自己一直能找得到工作、不被饿死的文凭。
  打过美好的“仗”,跑过当跑的“路”,守住坚持的“道”。最后可以无愧于心地说:“作为山理工的三万分之一,我很认真地生活过。”

山东理工大学 版权所有 

北京华文科教科技有限公司仅提供技术支持,图文与本公司无关

京ICP备12019430号-7

本期已有3497次访问,全刊已有3910282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