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理工大学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当时只道是寻常

   期次:第38期   作者:郭万保   查看:28   

  2001年8月10日,我正式到学生工作部(处)报到,履新学生教育科副科长岗位时,作为网络信息与技术的门外汉,不得不迫切地面对与思考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这一全新的课题。
  什么是网站?网站应该怎么建、怎么管?我的头脑里一片空白。在学生处分管副处长李新红和学生管理科张华老师的指导下,我上网浏览了当时较为知名的高校学生工作网站,对网站有了直观的认识,对网站建设的思路和步骤也逐渐明晰。在对网站的基本工作架构作出设计后,9月20日,我起草发布了网站招聘启事,在忐忑的等待和期盼中,报名应聘的学生竟然在9月30日就达到了70人。
  国庆节假期过后,我开始陆续面试记者、编辑和办公室工作人员。由于我对网络技术一窍不通,因此对于技术人员的面试则请张华老师代劳,他果然不负此托,为网站物色了最合适的首任站长———吴福磊。所谓“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也正是深知这一点,在此后网站的页面设计、栏目设置、色调搭配、技术呈现等具体工作中,我都放手让学生去自主发挥。现在看来,这或许是“青春在线”走出的孩子们大多不囿成规、不惧权威、勇于进取、善于创新的一个缘由吧。
  11月9日,网站第一届建设团队名单正式敲定,11月14日我带领部分学生到山东大学“学生在线”考察学习,之后大家集中力量设计页面、确定栏目、采编内容,经过近一个月的紧张忙碌,网站第一版制作完成。“12月9日,新版‘青春在线’网站正式上传运行。”从此,在校领导、学生工作处领导老师、网站全体工作人员和全校师生的关心、呵护下,她从蹒跚学步到阔步前行,从天真幼稚到成熟大气,倾情演绎了属于自己的青春风采。
  今天看来,第一版的网页内容比较单薄,设计稍显简陋。网站上线后,我们千方百计扩充信息量,提高点击量。当时网站设有新闻速递、学生工作、就业指导、心理健康、考研导航、文史哲艺等栏目以及校友录、学生论坛和留言板等3个互动栏目。为了丰富内容,及时更新,除对学生提出要求外,我们老师也学会了在网上添加信息条目,看到合适的新闻、评论等文章便自己动手上传。同时积极采取各种措施,想方设法提高网站的知名度。当时“青春在线”的网址还是数字式的IP地址,不方便师生记忆,我们通过在校园内悬挂宣传条幅、与校广播台等单位联合举办青春的童话征文比赛等赛事、与校内其他网络媒体相互链接推广、邀请时任副校长张宗新题写站名、开通网络实名认证等方式,使广大师生逐步认识、了解和接纳网站。
  建站初期,我们投入较大精力的另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利用寒暑假多次进行改版。到2003年底,共进行了5次大规模改版,网站主栏目扩充到36个,包含子栏目150个,并结合形势政策和日常工作推出特色专题,使网站内容日趋丰富、完善,成为山东省高校中规模最大、信息最全的思想政治教育网站之一。网站点击量由上线之初的每天100多人次,上升到2002年底的每天5000人次左右,再到2003年底的每天7000人次左右。
  任何一个组织的规范高效运行,都需要建立健全一套科学合理的规章制度和工作机制。网站建设之初就非常重视内部制度建设,先后制定了网站章程、各部(室)工作职责、工作人员考核办法等规章制度。在实际工作中,我还提出了“贴近学生、引导学生、服务学生”的网站宗旨和“伴理工学子青春飞扬、与理工大学共创辉煌”的行动口号,使在网站工作的同学们进一步明确网站的目标定位和工作方向。同时我也认为,刚性的制度不是界定一个组织内部运行秩序和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唯一准则,“感情也是生产力”。因此我通过组织网站内部文娱郊游活动、集体聚餐等方式,关心同学们的学习和生活,致力于营造网站融洽、温暖、和谐的工作环境。后来同学们把“青春在线”的文化总结为“家”的氛围,或许有这一点因素吧。
  2004年3月,我因工作岗位变动离开学生工作处,也离开了朝夕相处的网站和孩子们。离开之后,我才知道那些寻常的日子是如此美好。因此,我一直关注着网站的发展,并一度把网站的首页设置为办公电脑上网的主页。流年似水,如今“青春在线”已经15岁了,她早已风姿绰约地走向全国,成为教育部直属网站“中国大学生在线”的联办单位并屡获殊荣。而当年那个领着一帮孩子们忙活的毛头小伙子也已年逾不惑,离自己的青春越来越远。但是,生命中有一段“青春在线”的经历,足以令我倍感珍视与自豪。无论到何时,我都会非常骄傲地说,我曾经属于“青春在线”,我的心将永远“青春在线”!
  (作者系“青春在线”网站第一任指导老师,现任党委(校长)办公室副主任)

山东理工大学 版权所有 

北京华文科教科技有限公司仅提供技术支持,图文与本公司无关

京ICP备12019430号-7

本期已有5000次访问,全刊已有3912277次访问